中国国资委:排查违规挂靠,加大央企品牌建设

【鹿光网】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周五(7月4日)印发《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明确提出加强违规挂靠、假冒国企问题排查与证据收集,并要求中央企业加大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投入,探索建立与经营收入、利润水平挂钩的品牌投入机制,旨在推动中央企业打造卓著品牌,增强核心竞争力,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。

《意见》指出,中央企业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全面推进品牌引领作用,实施全员、全流程、全要素、国内国际全覆盖的品牌管理,通过高质量品牌建设与高价值品牌资产,增强科技创新、产业控制、安全支撑作用,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目标到2030年,中央企业品牌引领意识显著增强,品牌价值大幅提升,形成一批管理科学、贡献突出的知名品牌;到2035年,形成一批享誉全球的卓著品牌。

为实现上述目标,《意见》从七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:

一、加强品牌战略管理

中央企业需将品牌建设作为长期战略任务,科学制定品牌战略,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,整合资源破解“孤岛现象”,并通过闭环管理动态优化战略实施,确保全员认同与利益相关方沟通。

二、强化品牌目标管理

通过创新赋能打造一流品牌,聚焦技术、管理与品牌创新;以高品质为基石培育优质品牌,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管控;厚植文化底蕴,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;强化社会责任,塑造绿色低碳与诚信经营品牌形象。

三、完善品牌过程管理

提炼品牌核心价值,优化品牌识别体系;科学确定品牌架构,规范母子品牌管理;加强品牌保护,打击侵权与假冒行为;融入风险内控体系,完善品牌声誉与传播管理;以客户为中心优化品牌体验。

四、提升品牌资产管理

定期梳理品牌资产,建立资产目录,结合内部外部评价科学评估品牌价值,梯次培育优质品牌资产,淘汰不良品牌,维护并购重组中优质品牌资产。

五、推进品牌国际化

以“一带一路”为重点,因地制宜制定国际化策略,健全管理体系,推进重大项目与民生工程,构建融通中外的品牌文化价值体系,深化跨文化融合,提升全球影响力。

六、强化组织保障

国务院国资委设立品牌建设领导小组,中央企业将品牌工作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鼓励设立专职机构。加大专项资金投入,探索建立品牌实验室与数智管控系统,培养品牌人才队伍。

七、完善监督考核

构建品牌价值评价人工智能大模型,将品牌价值纳入企业负责人考核,建立长效考核监督机制,激励品牌建设突出贡献者。

《意见》强调,中央企业需将党的领导贯穿品牌建设全过程,注重价值导向、全面融合与创护结合,打造管理先进、贡献卓越的全球知名品牌,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